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,它们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质、核酸,主要作用是参与血液凝固,负责合成凝血因子再加上物质的交换,其功能之重要不言而喻。
血小板在凝血机制紊乱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常见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紊乱(ITP)病例,就经常需要血小板转注来促使血小板数量增加,恢复正常凝血机制。
血小板还可以与数种药物结合,例如抗凝药氟比洛酮,血小板可以结合激发性的脂质,使药物活性更强,效果更好,特别是应用于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新药的开发中,血小板的作用可谓是无可替代。
尽管血小板功能良好的完成了血液的凝固作用,但长期失衡,会导致血小板凝集减少,会影响血液凝固,从而导致搏动失常、出血等症状,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临床上血小板紊乱主要由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作用破坏血小板,小血小板不能正常运作所致。同时,某些类的药物、毒素、辐射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。
重要性之显著,血小板紊乱一经发现即应引起重视,不对其及时采取正确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内血液循环,甚至会招致死亡。所以,平时要注意卫生、保持良好的作息模式,避免滥用药物,预防血小板功能紊乱更加重要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